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与香港城市大学公共与社会管理系

合作组织“公共住房的未来”国际研讨会简报

 

2011年8月22-23日,由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与香港城市大学公共与社会管理系共同发起和联合组织的首届“公共住房的未来”国际研讨会在香港城市大学行政大楼(郑翼之楼)成功举行。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陈杰副教授代表中心全程出席研讨会,并与香港大学城市大学公共与社会管理学系Ray Forrest教授、叶毅明副教授共同主持会议。

此次研讨会共有来自法国、瑞典、荷兰、韩国、新加坡、巴西、捷克、越南、香港、中国大陆等10个国家与地区的13位国际国内知名公共住房政策研究专家出席,同时还邀请到香港房屋协会副主席邬满海先生做开幕发言。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与社会管理系Ray Forrest教授做了“香港公共住房”的演讲,介绍了香港的公共住房发展与未来趋势,并与英国社会住房发展历史进行了对比,提出公共住房对劳动力就业、人口流动、社会融合和抵御经济事件意外冲击的重要性。香港城市大学公共与社会管理系叶毅明副教授从香港公共住房的经验展开,指出各国政府基于稳定社会、改善分配、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城市竞争力、执政合法性等各种理由提供公共住房,动机的不同决定了公共住房在不同社会体系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城市地理系的Sako Musterd教授做了“新自由时代下的公共住房——荷兰的最新变化”,介绍了荷兰尤其阿姆斯特丹公共住房在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潮冲击下如何继续发展,包括荷兰社会住房组织的运作与管理。

来自捷克社会科学院的Martin Lux博士做了“后社会主义中欧与东欧的公共住房——下降与未来”,强调公共住房不等于社会住房,后者一般代表对穷人的住房(housing the poor),但前者有更广的含义。公共住房在社会主义的东欧社会结构具有核心地位,在苏东剧变之后中欧与东欧政府纷纷对公共住房进行大量私有化,带有很强的政治动机,但如今公共住房在东欧尤其捷克正在回潮,人们重新发现了公共住房的必要性,尤其公共租赁住房。

来自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的Claire Levy-Vorelant教授做了“建设还是不建设:法国社会住房的悖论检讨”,提出法国社会住房从一开始就带有面向广泛公众包括中产的意图,但实际上仍然出现了歧视效应。公共住房在服务对象的集中性与避免社会排斥之间尽力权衡。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城市与房地产所所长Roger Andersson教授做了“隔离、分化,与边缘化:斯德哥尔摩城市从公共住房到市场化住房供应改革的经验教训”的演讲,介绍了1990年代后期以来瑞典市政公共住房在政党轮替与社会保障主流思潮压力下的演变,以及斯德哥尔摩公共住房被私有化或市场化转化后对当地居民居住结构的影响。

来自巴西联邦Rio Grande大学的Macrio Moraes Valenca教授演讲题目为“十字路口的巴西住房政策”,介绍了巴西贫民窟现状与政府发展公共住房以消除贫民窟和扶持中间收入群体住房自有率方面的经验得失。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主任Beng Huat Chua教授做了“在极限中探索:新加坡公共住房的未来”的演讲,告诫新加坡以组屋为核心的住房模式之所以运作成功,是有很多前提条件,而这些往往在任何其他地方都难以同时找到,所以新加坡住房模式很难复制。同时新加坡组屋模式也经常在反思,在发展过程中因为经济危机的冲击而不断改变以适应变化。

来自越南、现在瑞典马尔默大学工作的Hoai Anh Tran副教授做了“国际干预的回归:越南社会住房的两难处境”的演讲,介绍了越南社会住房的现状、困难与发展可能性。越南社会住房与中国大陆保障房在目标、模式和遇到问题上都有诸多相似之处。

来自韩国西江大学的Soo-hyun Kim(金秀显)教授的演讲题目为“韩国公共租赁房的特点与未来”,韩国的公共租赁房有多种模式,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也受到政党轮流执政、住房政策主张不系统连续的困扰,同时也一直有目标群体、质量、土地、融资等方面难题。

清华大学房地产所杨赞副教授从供需两方面介绍了北京的公共住房发展,重点放在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首先分析了北京中低收入居民对经适房和限价房的支付能力,并指出在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新建的公共住房与目标群体的居住需求还存在诸多不匹配现象。

重庆大学建筑系副系主任龙灏副教授的演讲题目为“重庆公共租赁房模式的冷思考”,介绍了重庆的公共住房尤其公租房发展,从一个建筑设计师的角度对重庆公租房的选址与设计指出诸多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并提出不可盲目追求速度,需要审慎冷静的分析和按照住房发展自身规律来科学决策。

陈杰老师也在研讨会做了主题为“上海公共住房建设及中国住房公积金改革”的发言,介绍了上海公共住房尤其公共租赁住房的发展近况,以及探讨了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与公共住房体系的相互需求、相互促进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全部发言之后,与会专家们进行集体讨论,就公共住房尤其公共租赁住房的必要性与作用达成共识,但同时也指出公共住房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含义,非常需要因地制宜;中国等国家公共住房起步阶段与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需求不匹配等困难值得关注,但也要有动态的眼观来看待;各国政府毫无疑问都负有提供公共住房的责任,但规模、目标与形式是必须慎重周密研究之后才能决定;社会与市场尤其私人租赁市场的力量对公共住房十分重要,可以起到互补作用。

会议组织者在研究如何对会议论文进行公开出版,基本确定将由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于2012年在上海承办下一届“公共住房的未来”国际研讨会等事宜,本次会议宣布取得圆满成功。

 

http://www.chps.fudan.edu.cn/cn/content.asp?id=870

"公共住房的未来"国际研讨会简报

"公共住房的未来"国际研讨会简报

"公共住房的未来"国际研讨会简报

话题:



0

推荐

陈杰

陈杰

96篇文章 3年前更新

陈杰,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学士、挪威奥斯陆大学硕士、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住房政策和房地产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表城市和房地产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论文10多篇(其中SSCI9篇),发表国内权威核心期刊论文40多篇。出版中英文著作各1部。主持在研和完成国家自科基金3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7次。经常参与国务院和上海市政府住房方面的决策咨询和政策调研,世界银行咨询专家。出任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等多个重要学术团体的常务理事、学术委员等职务,担任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副主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