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低端人口”之词要严禁,“低端产业”之说也是基于经济学常识无知的傲慢歧视之语。技术有高低,劳动无贵贱,产业无高下。所谓产业最终是为最终消费或中间投入需求而服务,没有这方面需求就自然没有这个产业,有这方面需求就很难抹杀这个产业的存在。需求,无论消费需求还是中间投入需求,从低端升级到中高端,都是要有收入和技术作为保障,时间到了自然就会升级,时间不到强制升级,只会损害城市竞争力和扼杀经济活力。
 
2、核心产业不走,配套产业赶不走。即使有所谓低端产业,也都是围绕所谓高端产业展开服务。政府机关在、总部经济在、大学医院在、高端产业在,自然需要大量为之配套的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餐饮、快递、保安、家政等等,大致1:10的关系。如果嫌首都太拥挤,把高端产业迁走1000个人,低端产业就跟着走1万个人,自然清静太平了。不迁走或迁不走、舍不得迁走高端产业,却迁怒为之配套的低端产业和低端产业人口造成城市负担,何等滑稽,也是注定不可能成功的。
 
3、居住条件升级不能简单粗暴强制。谁不希望拥有舒适安全的居住条件,但消费有收入和制度约束。老百姓收入低的时候,自然需要廉价服务业,廉价服务业的人(收入低加上户籍限制而无望留城)自然就只会选择在城中村群租。老百姓收入上去了,自然要求高品质消费,愿意付出高薪给服务业,服务业的人员收入上去了并且有希望在城市长期定居,也会提升住房需求品质,自然也不愿意去城中村群租。住房市场上会预期到这点,现在企业投资的长租房、长租公寓涌现不是凭空而来,即使是城中村也会提升自己的租赁品质来吸引顾客。纵向对比一下,二十年前很多体制内人员住房条件还不如现在城中村租房条件呢;横向对比,东部城市部分城中村租房条件也高于中西部落后地区户籍家庭住房条件。最终是靠收入的需求侧来引导居住条件的逐步升级,政府可以做一些调节作用,但不能违反基本市场规律。
 
4、城市居民生命安全与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绝非对立矛盾,一定要非此即彼,完全可以协同协调。稍微考验一点执政者的城市治理能力和耐心爱心,就暴露出严重短板,供给不足。民心不是凭空而来,是执政者需要通过大大小小细致工作赢得的。解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最大的解决瓶颈就在于良性治理制度供给不足,最需要的供给侧深层次结构性改革就在于治理制度的改革。
话题:



0

推荐

陈杰

陈杰

96篇文章 3年前更新

陈杰,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学士、挪威奥斯陆大学硕士、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住房政策和房地产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表城市和房地产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论文10多篇(其中SSCI9篇),发表国内权威核心期刊论文40多篇。出版中英文著作各1部。主持在研和完成国家自科基金3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7次。经常参与国务院和上海市政府住房方面的决策咨询和政策调研,世界银行咨询专家。出任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等多个重要学术团体的常务理事、学术委员等职务,担任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副主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