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杭州市人才专项住房再考察 

陈杰

     上篇博文“杭州市人才专项住房问题多多”写完之后又对杭州“人才”专项住房计划做了些研究,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个项目其实由来已久,最早在2001年就开始策划了,2007年有实质启动,但2009年实施效果很不佳,很多有资格拿到人才专项房的纷纷弃购,让杭州市政府一度很尴尬。不知道这次杭州市政府为什么又卷土重来了,但在实施规则中却丝毫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或者他们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从网上可以查到《关于印发杭州市区引进人才优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暂行规定的通知》(杭政办[2001]11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委等四单位关于出国留学人员来杭创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试行意见的通知》(杭政办[2003]16号)、杭州市人事局《关于引进人才购买专项经济适用住房的通知》(杭人才[2005]304号)等一系列文件,说明这个计划至少从2001年已经运作,2005年已基本成型。2009年3月12日杭州市政府还专门举行有突出贡献人才住房专题会,表示已经起草了《关于建立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把杭州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杭州市有突出贡献人才住房申购办法(试行)细则》以及杭州市有突出贡献人才公寓用地选址规划(2010-2015)。其中《关于建立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把杭州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提出,杭州的人才房将包括6种类型:大师级人才专项住房:用于大师级文化创意人才;有突出贡献人才专项住房:用于为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此外还有人才限价专项住房、人才经济适用房、人才奖励专项住房、人才短期专项住房。 

     网上可以查到,只要是有博士学位或具有硕士学位的副高技术职称,都可以算人才,都可以有资格申请“人才专项经济适用房”。事实上执行时候,对人才认定还“不唯学历、不唯资质、不唯身份”。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按《杭州市市区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实施细则》(杭政办函[20043]297号)的规定,如果被认定为“引进人才”,“在申购准入条件上,对引进人才收入不作限制不予审查;同时放宽在杭落户时间的限制,引进人才在杭工作落户并签订五年以上工作合同(协议)的均可申请。”

     这么低的门槛,这么宽松的审查条件,看起来真是体恤民情,真的可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了。而且确实,在第一批这么紧俏、这么高级别的“突出贡献人才住房”,按理应该都是杭州最顶级的人才,却连“普通”的中学教师、清洁工和钳工都拿到了。

      “2006年8月,杭州市启动了有突出贡献人才住房申购工作的调研工作,2007年开始受理申报,2008年7月和2009年1月分两批完成了申购工作。在首轮全市921名申购住房的人员中,第一批有252名分到了住房,第二批有199名分到了住房。在两批申购人员中不仅有各条战线高学历、高职称的领军人才,也有相当一批学历和职称不高的普通劳动者。比如,西湖风景名胜区岳庙管理处的金霞是一名普通的清洁工人,清河中学的柴丽华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杭州汽轮股份有限公司的秦曙光是一名普通的钳工等等,他们这次都申购到了住房。” 

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9/05/23/015532988.shtml

 

    看起来杭州住房形势真是一片大好特好啊,人才都不发愁住房问题。按媒体报道,用杭州市建委主任杨军的话说,几乎够格的都入围了前两批。是杭州市人才存量就这么点,还是人才在杭州都已经过的很滋润了?但我知道,杭州房价全国最前列,与平均收入之比也是全国最前列,网上对杭州房价的抱怨很大。或也许抱怨的人都不是人才。但我还知道,2009年浙大发生过,从美国西北大学引进的正宗北美顶尖名校海龟博士涂博士,却需要多月挤住学校宿舍、最后困苦而跳楼自杀这样的悲剧。

 

     新一轮人才专项住房依然保持人才资格“低门槛”的准入标准。如根据国家千人计划网上11月3日发布“杭州留学人员申请人才专项住房”(http://www.1000plan.org/qrjh/article/6726), 这个标准仍然很低。但仍然可以预言最终能否得到人才专项住房绝不是满足纸面那几点条件那么简单。我之前就发表过评论,很多地方,经济适用房供应量就那么一点点,门槛却搞的很低,而且越来越松,这绝不是什么好事。越是门槛低,越是组织来审核的,寻租空间越大,猫腻越多。越容易出现真正需要和配拿的人拿不到,不配拿的人却拿到了。信息不对称不公开不透明情况下,“劣币驱逐良币”是必然规律。

 

     更有意思的是,有资格拿到的人还不领政府这个情。

     根据新华网2009年3月13日一篇题为“今年杭州人才房半数被人才放弃申请人:房源太差”的报道(http://www.zj.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3/13/content_15943462.htm,2008年7月份杭州第一批307位有突出贡献人才参加选房。有62人放弃选房,原因是户型不理想。2009年第二批突出贡献人才选房,房源有648套,但只有315位申请,但实际签订合同的到截止日只有168人,申购人一半弃购,原因是房源太差了。

 

    杭州市“有突出贡献人才住房”条件不算不优惠。据报导,申购建筑面积一般为100平方米,教授级高级职称的突出贡献者,可放宽到120平方米。人才房价格,享受面积内的价格和经济适用房一样,以3000-3300元价格购买,具体根据地段略有不同。超出面积的按基建开始时的准市场价计算,约为当时市场价的7-7.5折。但看似很优惠的条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符合条件的会弃购?

 

    政府对此的反思是:“突出贡献人才社会地位不低,很多已享受福利分房。旧房换购人才房,对他们来说奖励力度并不大。所以,可以考虑进一步给予优惠政策。”杭州市委人才办副主任徐国联提议。好一个锦上添花!好一个富福利!好一个赢家通吃!

 

    其实经济学早已预言,哪怕不考虑社会公平而只考虑扶持对象的福利,也应该给钱不给物。按计划指令来行事的政府怎么可能比有销售压力的开发商更了解人们的住房需求?尤其人才的多元化住房需求?只有消费者自己才清楚要什么样的房子。为完成任务而不是为在市场上竞争出售而建造的住房,必然品质和质量没有必要的保障,最后难以不沦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造成很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事实上很多地方都发生过经济适用房弃购的事情。杭州不是第一个。可笑杭州市政府有关部门还在一厢情愿地要“人才房房源要集中、要统一规划”。住房问题不是找个房子住那么简单。

 

     再捉摸一下杭州突出贡献人才住房在2008和2009年不同遭遇,也很有意思。2008年杭州房价暴涨,所以弃购率很低。2009年春全国房价都低迷,哪怕市价打个7折,也有风险,收益很小。这一方面说明,突出贡献人才申购专项住房,更多是出于投资和套利目的,少是纯改善住房需求。人之常情,也无可指摘;另一方面也说明非市场供应住房的定价尴尬。定低了政府不肯,损失太大,定高了购房者有风险。谁能保证当前市价的7折就一定没有风险的?2009年金融危机时候跌价30%的楼盘不是没有。换个角度看,政府引诱人去冒风险买房,尤其低收入家庭去冒风险买房,算不算无耻?某市电视新闻,经济适用房认购大会上,中签的老婆婆说自己实在付不起首付,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放声大哭,实在让人心酸。确实,放弃了一个在财富上可能翻身的机会实在可惜,但倾家荡产买经济适用房,也是冒大风险啊。且就算房子问题解决了,后面的日子怎么过?

 

    次贷怎么来的,无非就是不该买房的人在商业诱惑下去买了房,银行家的贪婪让全社会付出了高昂代价。经适房,如果真都给穷人,不知是福还是祸。这点政府也明白。所以经适房门槛越放越松,知道只有门槛线下那薄薄的一层才会对经适房又有真是需求、又有实际支付能力,否则经适房就推销不出去了。如今某市经适房的门槛线都已经高过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了,这还是保障性住房么。但对政府来说,政绩工程在数量上的如期完成才是首要,好汇报就行,工程的实际社会效果都是次要的。

 

    不要说只批评,没有建设性。我的替代解决方案很简单,也是一贯的,就是无论低收入家庭还是针对人才,政府或公共部门组织的保障性、政策性住房都只应该“只租不售”,或最多“先租后售”。公共租赁房的租金参照市场标准,略低即可。然后针对部分群体发放货币化补贴。为低收入家庭发放租金补贴,是为了托底保障,让他们可以承受公共租赁房的租金。为人才发放专项租金补贴,是为了激励。租金补贴的额度随发放的对象收入增加而递减。马化腾这样的当然不该拿租金补贴,但发放给其公司一些技术人员还是可以的。换个角度,即使给马化腾发点钱也总比给他经适房好很多,省下纳税人资金多多。深圳还算没有太离谱。

 

   但很多政府不喜欢公租房,因为怕麻烦和不容易显政绩,也因为主管者不容易寻租。保障性住房,人才住房,为什么很多好事在中国最后都变味了?值得深究。还好现在公共租赁房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倡导下逐步成了潮流。但还是希望那些既不公平也没有效率、还容易成为寻租腐败温床的过时住房保障计划早点退出干净。

 

话题:



0

推荐

陈杰

陈杰

96篇文章 3年前更新

陈杰,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学士、挪威奥斯陆大学硕士、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住房政策和房地产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表城市和房地产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论文10多篇(其中SSCI9篇),发表国内权威核心期刊论文40多篇。出版中英文著作各1部。主持在研和完成国家自科基金3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7次。经常参与国务院和上海市政府住房方面的决策咨询和政策调研,世界银行咨询专家。出任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等多个重要学术团体的常务理事、学术委员等职务,担任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副主编。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