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杭州人才住房计划追踪:"无房"老总半价购保障房

 

复旦大学 陈杰

————果然不出笔者先前两篇博文中所预料,杭州的人才住房落入哪些“人才”实在堪忧。媒体据杭州自己的网上公开公示资料调查显示,2009年杭州总共216套突出贡献人才住房,国企、民企老总或部门主管就获得63套,此外大多被广电、报社、出版社、剧院、医院等高端人才获得。获得人才住房的还有清洁工、钳工、中小学教师等不拘一格的“人才”。

     听闻《基本住房保障法》终于快要出台了,立这个法最要紧的是规范和约束住房保障,防止寻租腐败和浑水摸鱼,保障公共资金确实为公共利益服务。住房保障的资金不是唐僧肉,随便谁都可以来分享一下。投入到住房保障的钱都是来自老百姓的钱、纳税人的钱,怎么可以市委和政府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想给谁就给谁。150万平方米的人才住房,资金几十亿乃至几百亿的公共工程,起码在程序上要人大讨论和允许吧,哪怕走也要走一下这个程序吧。尤其普通老百姓住房困难严峻,还在等待“雪中送炭”时候,政府却只忙着锦上添花,大手笔地讨好富人和精英阶层。打着民心旗号的工程却一次又一次伤了民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住房保障中弄虚作假而套取利益的个人,应该以“骗取公共财政资金罪”来论处。即使没有贪污和腐败,在住房保障建设中不经人大授权、不在有关法律允许范畴而擅自主张,或者因措施不当而浪费资金、造成公共利益损失,有关政府单位负责人,也应该以“浪费公共财政资金罪”追究。

 

杭州住房富福利追踪:"无房"老总半价购保障房

2010年11月16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赵飞飞

日前,杭州颁布《杭州市人才专项用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杭州以政府通知的方式,明确了2010-2012年杭州将安排土地1500亩、建设人才专项用房150万平方米。在杭州政府推动的住房保障体系中,人才专项用房被纳入经济适用房范畴中,高端人才可以低于同类地段商品房一半以内的价格购得此类住房。据本报查询,2009年杭州一共有216套住房被供给了杭州7个系统。在“经委系统”名单中,63位国企、民企老总或部门主管获得人才专项房。其中,有33人显示其没有房产,其余名下房产大多数面积低于60平方米。

“在基本住房保障法还未出来之时,我们一直希望地方的住房保障体系能真正保障到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杭州的人才专项住房,占到杭州经济适用房的近一半,很大一部分被供应给了收入并不低的人群,这种做法值得商榷。”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表示。

 

企业老总没有住房

据悉,从2010年开始,杭州每年的人才专项用房将扩大到4000套,主要供应给宣传系统、发改委系统、经委系统、建委系统、旅委系统、农业系统、教育系统、政法系统和机关事业管理局。

与此同时,入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等4大国家级榜单的大企业,将根据企业性质,划入9大系统内进行分配,每年可以获得人才专项用房1000套。

杭州10月16日公布的《杭州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显示,杭州2010年将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19.45万平方米,而50万平方米的人才专项用房被纳入经济适用房范畴之中,占了经济适用房近一半的份额。

作为保障房体系的这批房子却并不是分配给社会低收入人群。

“2009年杭州市有突出贡献人才住房申购人员公示名单”显示,中国重汽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销售部总经理王根生、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稳竹等33人均没有住房,因而获得了杭州市有突出贡献人才住房申购权。

而杭州天堂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奇伟,是该集团的创始人,其公司已经是国内最大专业制伞企业,旗下员工5000余名,但其只有一套55平方米的住宅,也在申购名单内。

2009年的名单中,七大系统分得的216套住房,其中宣传系统71套为最多,申购人为杭州的广电、报社、出版社、剧院、医院等高端人才

高端人才的保障房

作为二线城市的杭州,房价却赫然位于一线城市之列。

进入2010年,杭州市区均价早突破了两万,随着房价的飙升,杭州的地价亦水涨船高。2009年,杭州主城区的宅地平均楼面价为9326元/平方米,这一年,杭州市的地价超过了千亿。

“真正在杭州买不起房的是普通的老百姓,这些才是最应该解决住房问题的群体。”复旦大学陈杰表示。

据悉,人才专项住房的地段相当一部分较为优越,其中主要有:杭氧杭锅地块、之江地块、滨江风情大道西地块、钱江世纪城地块、萧山老城区地块等。

在实物配售各类人才住房的同时,杭州还将连续三年,每年推出10万平方米的人才租赁房。同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相关政策,拟对在该市企业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实施住房货币补贴。

 

网友质疑人才房成一些单位福利房?

问题出在“人才”界定上

  记者从《计划》中看到,根据杭州市政府此前对此类住房价格操作方面的规划,人才专项用房实行政府定价,由市物价部门根据项目开发成本核定销售价格,原则上不超过同类地段新建商品住房市场价格的50%。那么,这个《计划》为何会引起网友的争议呢?记者了解到,问题出在“人才”的界定上。

  《计划》中明确规定,可申购此类房源的共有四类人:对城市建设有突出重大贡献人才,新引进在杭省、部属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海外留学人才,大企业大集团的人才,以及中小学校教师。但不少市民对这个界定有看法。

  “前两类我没意见,但是将企业高管和中小学校的老师也位列其中,就有些让人无法接受。”市民小葛说,企业高管本来就是高收入阶层,他们再去申请人才专项用房,完全是种资源浪费。另外学校老师,也只是服务社会的分工不同而已,如若要以职业贡献来论处,救人性命的医生和荷枪实弹的特警也该算进人才行列。

  不该让“人才房”

  成一些单位的“福利房”

  就在杭州人才专项房刚刚推出时,记者曾得到过一份市政府的“杭州市有突出贡献人才住房申购人员”公示名单,在该名单的“业绩贡献情况”一栏里,记者看到一些有突出贡献人员的业绩,也不是那么让人信服,比如,被评为某局个人先进、局先进工作者、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等等。

  “普通职工也能归纳入‘人才’之列,人才房将有可能成为某些企事业单位的‘福利分房’。”一位长期关注社会名声的专家表示,怪不得老百姓会对此表示质疑。

  他向记者介绍,人才的界定总共分为六大类: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济类人才(企业家)、高技能人才、农村高技能人才、社会人才,“教师、医生等确实都被归在专业技术人才里。”然而,单将教师归入可购人才专项房的“人才”之列,他也表示不解,“对于新引进的外地教师,享受人才房还可以理解,而对于已在本地工作几年、十几年甚至是退休的教师,也享受这样的待遇,有失公平。”

  金报快评

  筑巢引凤,往往会成为善待人才的佳话,但在一个房价焦虑时代,政府出资补贴“人才”,却是一个有争议的事情。前不久马化腾等富得流油的高管,获得深圳市的房补,就闹出了很大的舆论风波,杭州的这个人才计划,恐怕也会让老百姓不服气。

  善待人才没问题,问题是怎么善待。人才不是一等公民,也需要和大家一样创业挣生活,是人才,就不会有买不起房子的问题,何苦雪中送炭的事都没做好,一个劲地做锦上添花的事呢?

  尊重人才,不是用纳税人的钱,真要送大礼,恐怕还真得问问纳税人答不答应,代替纳税人乱做主,难免给人以讨嫌的感觉,甚至还会触怒他们。对此,不可不慎。

 

来源:人民日报网络版


 

话题:



0

推荐

陈杰

陈杰

96篇文章 3年前更新

陈杰,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学士、挪威奥斯陆大学硕士、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住房政策和房地产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表城市和房地产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论文10多篇(其中SSCI9篇),发表国内权威核心期刊论文40多篇。出版中英文著作各1部。主持在研和完成国家自科基金3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7次。经常参与国务院和上海市政府住房方面的决策咨询和政策调研,世界银行咨询专家。出任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等多个重要学术团体的常务理事、学术委员等职务,担任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副主编。

文章